|
环球时报胡锡进用“胡平”名笔评佔中?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3日 转载)
胡平更多文章请看胡平专栏
环球时报胡锡进用“胡平”名笔评佔中?
编者按:针对香港的雨伞革命,《北京之春》主编胡平不断撰文主张学生们“撤”,强调他20多年前的所谓“见好就收”的理论。但却不提,他的理论有八个字,还有“见坏就上”。现在是佔中运动的低潮和困难期,胡平怎么不按自己的理论主张香港学生们要坚持住,要“见坏就上”呢?看来,胡平说来说去,只有一个意思,一个目的,就是要学生们撤离、撤退。而这正是北京当局处心积虑要达成的目标。这些文字,好像中共《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用“胡平”的名笔写的。下面是一些对此的评论:
胡平先生的“见好就收”民运“退场机制”理论和中共“消灭在萌芽状态”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叶宁(华盛顿,律师)
胡平先生终于出来修正自己“战略模糊”的“见好就收,见坏就上”八字方略。声称因为见好不收,因此见坏也上不得,上不起。借此把自己号召”见坏就上的“理论家”义务给轻轻豁免了。胡平先生被解除发出“见坏就上”号召的义务这件事本身说明,胡平先生的所谓“见坏就上”也非出自本意,而不过也是装饰性的话语铺垫。无非又是虚晃一枪而已。
现在清楚得很,胡平先生是打死也不会说出他的“见好就收,见坏就上”八字方略中的题中应有之意的:1.“不见好不收”;2.“见坏就上,上啊!”因此我早就指出,胡平先生的所谓“退场机制”理论是一个自己一开始就不想,也不被准许去想去完整贯彻的伪理论。事实上,胡平先生自己心里很清楚,人民反抗暴政争取民主的群众运动一旦发轫成势,就不可能建立起暴君们所希望看到的那个所谓退场机制。
那么有没有退场机制存在的可能性和推销的空间呢?有。那只能是在民主运动萌芽期间,在其还未发展成势阶段。只有在这种时候劝退才能收到功效。从胡平先生用其独特的“收”论介入香港雨伞革命运动之早,可以看到胡平先生的苦心:最初几天内就咸与劝“收”了。以胡平先生的智慧,不可能心里面不清楚:什么都没“见”到就“收”,能有革命者的“好”吗?胡平先生到底想要谁“好”?为了谁“好”?我们“见”不到,相信胡平先生之流能“见”到。
其实,胡平先生那个语义不清,逻辑不通的“见好就收,见坏就上”的所谓“退场机制”理论里面,既没有“好”的位置,也没有“上”的真意,七个字全部都是毫无信息载体意义的虚词废话,只剩下一个实实在在的单词:“收”。说穿了就是让任何反抗暴政的运动无条件退场,无条件缴枪,无条件投降。胡平先生那个语义不清,战略模糊的“见好就收,见坏就上”“退场机制”理论,说穿了,就是一个“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如果说当年“见”王秉章“好”就“收”是一项载诸于史册的实践,那么如今这位仁兄的民主运动“退场机制”伪理论就是将如此实践发展到“理论”巅峰。
胡平先生幸灾乐祸的援引一个什么“民调”说什么“逾八成受访者赞成停止占领”。 又来一段猫哭耗子式的言不由衷:“怎不令人惋惜不已?”
对此,张小刚先生的回应可以说一针见血:
“停止占领”,即所谓的“收”,这不正是胡平兄一个多月来一直在奋力鼓吹的么?这“逾八成受访者”中,肯定不乏读了、听了、看了胡平兄近来关 于“建立退场机制”、“见好就收”甚至“不见好也收”的文章、节目、帖子而接受胡平兄主张的人们。也即是说,这“逾八成”中,肯定有胡平兄的贡献。
那胡平兄还惋惜什么呢?”
当年倒王,如今反港。都几十年了,胡平还是胡平。
2014.11.21.
张三一言(香港):我的胡平印象对抑或错?
胡平的名句是:见坏就上,见好就收。我这里不评论胡论是谬论还是确论,只是想谈谈胡平对自己的胡论的态度和偏好。
据我所得印象,自香港占中以来,不论是初始期,还是黑社会打人+红警察胡椒喷雾期,还是现在胶着期。不见胡平有赞赏上的语句,但是鼓吹退的话语则不缺奉送,还大量转贴别人退的言文。
总觉得胡平有恐上症,爱收癖。胡平好像成了收论家了,或者是成了输论家了。我的胡平印象对抑或错?
张三一言 HK 20141122
封从德:
香港雨伞运动以来,只见胡平喊收,未见其喊上。而按胡平自己的理论,香港实际情况恰恰是应该见坏就上的。太不合逻辑处,必有别的逻辑。
2014-11-22
李洪宽:
这次对香港占中说三道四的,最耀眼的就是两个人:胡平,费良勇。如果不是了解此二人的多年民运背景,仅凭文字判断,一般人会认为他们是中共特务,急不可耐地跳出来,破坏香港的雨伞革命,帮中国政府救火。
2014-11-21
——原载“曹长青网站”
(博讯 boxun.com) 5202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