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北发生一起人间鼠疫 1人死亡41人被隔离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04日 转载)
10月4日电 据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 10月2日,甘肃省酒泉市卫生局报告1例疑似鼠疫病例,3日该病例被确诊为败血型鼠疫继发肺鼠疫。
据介绍,患者马某某,男性,45岁,汉族,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石包城乡鱼儿红村放牧人员。10月1日,因发热、咳嗽被送往医院就诊,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10月3日,国家、甘肃省、酒泉市及苏北县四级专家根据该患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败血型鼠疫继发肺鼠疫。
疫情发生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三运,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笑虎,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分别作了重要批示,要求酒泉市政府、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立即组织相关力量,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国家卫生计生委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疫情处置,省、市卫生计生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当地已对尸体按规范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41名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隔离观察措施;将患者所在村等相关疫点划定为隔离区,实施封锁和消杀处理。目前,接受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未发现异常,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另据介绍,患者放牧地点为国家判定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近年来,当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
事实+
鼠疫是烈性传染病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肺炎、出血倾向等,以前这一病症死亡率较高。 鼠疫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啮齿动物→鼠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借呼吸道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微博知名用户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曾通过微博称,鼠疫无有效疫苗。肺型、败血型鼠疫若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年龄愈小或愈老者预后愈差,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由于人和人之间呼吸道传播,严格隔离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病原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一旦进入中晚期,则治疗效果极差。
于莺介绍说,喜马拉雅旱獭是亚洲区域鼠疫预防的重点监控对象,也是国内青海、甘肃、西藏(川藏)多宗鼠疫的疫情源头。喜马拉雅旱獭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喜马拉雅旱獭是鼠疫杆菌的自然宿主,其体外寄生虫是鼠疫的传播者。
来源:腾讯新闻
(博讯 boxun.com) 34519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