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餐桌变为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坟墓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7月08日 转载)

2014年3月,广东湛江市公安局在雷州破获一宗非法猎捕、宰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缴获刚被宰杀的老虎1只、虎制品若干。当地杀虎已是半公开,消费者多为干部老板。虎肉500元/斤,虎骨7000元/斤。 (网络图片)
珍贵和濒危的野生动物成为盘中餐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但是中国却是珍贵和濒危的野生动物成为盘中餐的最大消费国。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惩治食用珍贵和濒危野生动物者的力度,但至少迄今还没有在以广东为中心的中国岭南一带起到实质性的震慑效果。
出于食用或其它目的购买濒危动物的人,最多可被判处十年徒刑。这是今年四月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保护珍贵濒危动物的新法。然而,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改善珍贵濒危动物在中国的状况,因为非法交易改变的只是转入地下,并没有偃旗息鼓,有所收敛。对此,美国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区负责人葛芮女士星期一表示:
“什么都吃,而且吃越是濒危和受到保护的动物, 好像越是能够显示自己身价的现象, 近几年的确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人们并没有从2003年爆发的萨斯疫情中吸取教训。 当年的萨斯疫情就是因为广东人吃果子狸引发的。虽然修改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是一种进步, 但还远远不够。”
葛芮女士说, 珍贵野生动物成为餐桌上所谓的“野味”, 其罪魁祸首是那些贩卖者和制作者,而非食客。此外,目前的法律远远不够是因为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允许很多大企业为了商业买卖而大批人工繁殖濒危动物。葛芮以中国的虎场为例表示,:
“中国几家大型虎场养殖虎都是为了贩卖虎制品。虽然虎制品的贩卖在中国相关法律中被禁止,但虎场的存在和养殖是允许的。这就在中国产生了一个灰色的虎制品市场, 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疑惑, 因为消费者很难分清自己消费的虎制品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不利于对公众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据悉,中国有420种动物被列为珍稀或濒危动物,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亚洲黑熊和穿山甲等。中国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大的野生动物消费国。野味嗜好之最,中国的广东一带当之无愧。有人夸张地说,广东人是“牛鬼蛇神无所不吃”。法新社星期一的一则报道说,广东边防警察在今年五月查获956只被走私的冷冻穿山甲,总重量大约有四吨。不过,湖南长沙博客小树星期一表示,猎食“野味”的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得到控制:
“这个当然是因为国家的相关法律越来越严格,执行力度越来越大,民众的受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将越来越强。我相信, 保护珍贵野生动物的状况慢慢会变好, 特别是青年一代慢慢认为吃野生动物是一种羞耻时,所谓提供野生动物佳肴的市场也就不会繁荣了。 ”
“四条腿的不吃板凳,天上飞的不吃飞机,水里游的不吃轮船”是人们形容广东人食谱广泛的常用说法。有这样的食谱,要想改变餐桌不再是不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坟墓的状况, 单单靠十年刑期的惩罚恐怕难以奏效。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博讯 boxun.com) 6812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