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要有大生意了:习近平的中山装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4月01日 转载)
来源:明报
红都要有大生意了。红都服装店在北京东交民巷里,多少年都是给国家领导人做礼服的,比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那时的礼服,当然是中山装。后来一般干部,比如外交官,也到那里做服装,当然西服也挤进去了。
3月22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身著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国王的盛大国宴。习近平的服装,乍一看以为是中山装,但细一看,与中山装区别甚大,领子是不翻的立领,钮扣是暗的,胸部的衣袋也只有一个。实际上,它颠覆了中山装的一些关键元素。
爱国人士急不及待称「国服」
一些爱国人士,亟不可待地要把习近平这套改良中山装命名为「国服」。想想吧,这么大个国家,连个国服都没有,太有损文化自信了。
中山装据说是孙中山自己设计创造的。其实,中山装不是国货,是从日本学生装改版来的,而日本学生装又是军装的变种,日本军装却是从欧洲学来的……总之,中国汉族早已没有自己标志性服装,总不能汉朝的大袖子甩来甩去吧。
没有,那就拿来,也不惭愧。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后,就一直穿著中山装,毛名气大,中山装又被叫做「毛装」。
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穿中山装。于是,中山装就有了许多简化版,最普遍的是类似军便装。首先颜色不是草绿色,而主要是蓝色,那时老外把中国人叫做「蓝蚂蚁」。其次,口袋被简化了,中山装4个衣袋,都是明袋,简化版的衣袋则是暗袋,有些只有3个袋。解放军军服,由于没有军衔,主要靠衣袋来区分官兵,军官服是4个暗袋,士兵只有两个。
江胡著中山装曾惹猜测
服装从来都是政治和等级的象徵,古时只有皇帝才能穿明黄的华服,而「文革」时,红卫兵以旧军服为荣。其实,穿中山装还是挺奢侈的,里面要有白恤衫衬托。但那时中国百姓穷,很少有人能有几件雪白恤衫,于是流行一种叫做「假领」的布片,就是的确凉的领子,套在中山装的领子里,来充当恤衫,假冒幸福。如果穿西装,这布片就要大许多,给供给增加压力——所以领导喜欢中山装。
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显著的变化是服装,丰富多彩了。尤其以领导人为标志,当年胡耀邦、赵紫阳等,以带头穿西装、打领带引领示范,显示改革。只是后来,卖鸡蛋的都有西装穿了。
1989年「六四」后,中国新一届领导齐刷刷地穿著中山装出席重大活动,令人们诧异。据说,只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之气再度高扬,西装才收复失地。2009年国庆60周年时,胡锦涛等又一次著中山装露面,曾引起猜测。1998年江泽民访日,在日本天皇的欢迎宴会上著黑色中山装,也吓了日本人一跳。
那么,习近平穿改良中山装是什么意思?习近平上台的名言之一是,打通「两个30年」。那么,前30年是中山装,后30年是西装,都不能扔,于是调和调和,大拿全收。但也可能啥都没有,只是设计师的随手玩闹。
中央握重权 潮流随领导
不管是否玩闹,只要领导乐意,真能把这捧为国服。都说市场说了算,其实从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领导说话这么管用。3月2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就在同一天,当地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刊发署名「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姚木根」的文章〈纪念第22届世界水日〉。要下台的官员,怎能还发文章?盖因为,中央一刀子插到底,省委莫问,闹乌龙。
要想知道这刀子有多快?3月21日山东省平度市凤台街道杜家疃村农田里一处帐篷起火,致4名护地农民1死3伤,其中耿福林身亡。据说,中纪委已受理此案——一刀子插到村里。
有这等力度,国服安能不兴?新的「胡服骑射」岂不蓬勃?红都要赚大钱了。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371926012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