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生双胞胎不能再生二胎,新政前二胎仍属超生 请看博讯热点:政治体制改革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 综合报道)
头胎为双胞胎者不能再生二胎 新政落地前生二胎属超生 仍将罚款 各省将间隔放开政策
策划:生育新政 单独夫妇可生二胎
晨报讯 新的生育政策方案出台后,引发了多方关注。双胞胎家庭能否再生育二胎?究竟是单独二胎还是单独两孩?针对市民的疑问,卫计委相关人士昨日出面澄清,“单独两孩”不等同于“单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此次的新政了。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5日发布的《改革决定》,宣布了这一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由于有很多媒体将本次的新政简称为“单独二胎”政策,由此引发了不少市民的疑问:已有的双胞胎单独家庭或者未来生育了双胞胎的夫妻能否再要二胎?所谓“单独二胎”的政策解读怎样才更准确?到底是叫“单独两孩”还是“单独二胎”?
对此,昨日卫计委相关人士明确向北京晨报(微博)记者指出,其实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次的新政应该简称为“单独两孩”更为准确。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此次的新政了。
根据现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如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生育二胎。但女方需要满足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年龄不低于28周岁这两个条件之一。通俗来说,计划生育管的是孩子数量,而不是胎次,因此“单独两孩”更为准确。
政策链接
双胞胎不算“独生子女”
北京晨报记者从市计生委了解到,根据本市现行规定,双胞胎不算“独生子女”,不能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但可以凭单位证明(无单位的凭村、居委会证明)申请领取一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违反规定一次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双胞胎或多胞胎)子女应当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以生育一个子女计算。
此外,现行政策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申请,经区、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只有一个子女,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非遗传性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婚后五年以上不育,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
相关新闻:卫计委:单独生二胎无统一时间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答记者问时称,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卫计委委员:半数"单独"夫妇愿意生"二胎"
调研结果显示,符合生育新政的夫妇,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
男子知"单独二胎"放开 立即请假1月要第2胎
兴头上的王小建随即向单位申请了一个月年假,去国外陪老婆。
(原标题:卫计委:一胎双胞胎 不能生二胎)
链接
新政落地前抢生二胎属超生 仍将征收社会抚养费
核心提示:日前,四川计生委表示,,四川“单独二胎”政策将尽快着手启动。但在此之前,凡属于违法生育的,都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新京报讯 据国家卫计委网站消息,近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座谈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强调,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政策实施过程风险可控,确保生育水平总体稳定,确保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规定目标之内。
新政利于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李斌指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有助于促进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李斌表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转变计划生育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更好地服务于计划生育家庭和群众,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确保人口总量在既定目标之内
李斌要求,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严格工作启动程序,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人口预测预警。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票否决”制,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政策实施过程风险可控,确保生育水平总体稳定,确保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规定目标之内。
不会对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还指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生育水平能够保持总体稳定,不会对中国粮食安全及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也是可防可控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应对。
话题
新政落地前抢生二胎要罚款?
【市民声音】
市民王先生:我和老婆是“单独”,一直想要两个孩子,终于盼到政策放开这一天。但这两天又说中央宣布不算真正放开,还要等各地修订计生条例。我担心,要是条例还要修订一年,我们第二个孩子都生出来了,算不算超生?是不是还要缴超生罚款(孩子)才能上户口?
【官方回应】
新《条例》实施前生二胎算超生
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单独二胎”只有写入修订后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发布实施即日起,“单独”夫妻生出的第二孩子,才算是合法生育。新《条例》实施前出生的“二胎”算超生。
按现行规定,对违规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按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10倍征收;具体征收标准由各区县人口计生部门掌握。
目前,中心城区计生部门对超生“二胎”的城镇户籍夫妻,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是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10倍。
比如,东、西城为八倍左右;朝阳区、海淀区,一般按照10倍征收。昌平一般按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征收。
社会抚养费 城区郊区差一倍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69元。
按照这个基数,可以计算出,今年北京城镇夫妻若超生第二个孩子,在东城区、西城区缴纳的社会抚养费,应在28万至30万左右。在朝阳区或海淀区,可能要缴到36万左右;但在昌平区,可能只需要缴纳18万至19万元。
也就是说,在朝阳区超生二胎,比在昌平区超生二胎,社会抚养费要多缴一倍。
昨天,朝阳区、东城区部分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建议,“单独二胎”政策在北京落地同时,希望政府考虑规范统一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特别是对政策落地前出生的“单独二胎”。
【专家建议】
“抢生”二胎缴费标准需细则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从中央决定出台到“单独二胎”政策落地,中间会有一段过程,但不会有太久的间隔。“单独二胎”政策落地,会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抚养费的征缴。因此,地方政府在具体执行中,可能需要设置一个节点,对节点之后出生的“单独二孩”,免缴社会抚养费。但对节点之前出生的“单独二孩”,可能要按照修订前当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算做超生的孩子,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不过,对这部分孩子按照什么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才能让这部分“单独”家庭觉得公平、可接受,就要看地方政府能否出台妥善的配套细则了。
地方表态
申请生二胎须等新规落地
四川计生委表示,单独二胎政策将尽快启动,违法生育将依法处理
据新华社电 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四川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单独二胎”政策?昨日,四川省计生委就四川“单独二胎”政策相关问题向媒体公布了解答。记者了解到,四川“单独二胎”政策将尽快着手启动。但在此之前,凡属于违法生育的,都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四川生育新政正在推进
四川省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需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通过后,才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因此,四川“单独二胎”政策具体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四川省的生育政策完善工作正在推进。
对于新政是否会出现短期内人口大幅增长的情况,四川省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据调查测算,四川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新增人群和补偿生育总量不太大。加之受育龄群众的年龄、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政策引导的作用,不会产生严重的生育堆积现象,不会给基本公共服务增加太大的压力。
新规出台可申请再生育
相关负责人还强调,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夫妇,应当在四川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作出相关规定后,再根据各自家庭、年龄及健康等情况依法申请再生育,不得违反相关规定。在此之前,凡属于违法生育的,都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链接
卫计委官员:各省将间隔放开单独二胎政策
策划:生育新政 单独夫妇可生二胎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们不搞一刀切,各地执行的时间上会有个先后,但是先执行的与后执行的省份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放开“单独两孩”的政策信号后,社会各界的焦点开始逐渐移向政策的落实上。
一位卫计委官员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中央的政策下来之后,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落地,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要修改法规,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实施政策。我们不搞一刀切,各地执行的时间上会有个先后,但是先执行的与后执行的省份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由此看来,“单独两孩”将在各省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放开。
与此同时,“单独两孩”政策对于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是一个焦点话题。一些专家对本报表示,新政策对于中国劳动力规模下降问题的缓解作用较为有限,未来尚需采取更进一步的动作。
各地间隔时间不宜太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政策方向,无疑引起许多人口学者甚至关心人口问题的普通人的关注。
但在政策的具体描述中,仍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而且点明“两个孩子”,而不是当前所说的“二胎”概念。“如果第一胎生的双胞胎,就没有第二胎的机会了。”一位专家表示。
前述卫计委官员则称,政策下来后尚需落地时间,各地执行的时间上会有间隔,但是间隔不能太长。
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近日亦对媒体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有分析认为,各地不统一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将对防止出生人口堆积现象起到一定的作用。
地方先试效果有限
“单独两孩”到底能够如何改变中国未来的人口格局,如何改变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如何改变老龄化的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吉林省在2002年就已开始实施农村“单独两孩”的政策。
“这个政策对农村人口的数量没有带来任何变化,整个吉林的人口总量仍然在逐年下降,现在的自然增长率是0.32%。,接近零增长,下一步会出现负增长。”吉林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当时也以为会出现出生堆积现象,事实上没有出现。
对于“单独两孩”政策,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口子太小,至少对吉林省的人口结构影响不会很明显,因为计划生育之后出生的人本来就少,另外加上长期的计划生育理念的培养,以及城市抚养孩子成本的增加,不会出现预想的出生人口堆积现象,至少不会严重,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但不至于堆积。”
而当时实施农村“单独两孩”的,不仅仅是吉林省。记者从卫计委获悉,1984年前后,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实施了农村“单独两孩”政策。2002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前后,吉林、福建在修订地方性法规时,作出了农村“单独两孩”政策的规定。近几年,重庆、吉林等地通过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允许符合条件的山区和边境县(市、区)居民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些政策执行总体平稳。
难改劳动力规模下降趋势
“实际上这个政策对改变劳动力减少问题的作用不够明显,只有15年之后才能对劳动力市场有一个补充作用,目前看不到任何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对本报表示,“而对于老龄化的问题,只能用增加的新出生人口来稀释老龄化的比例,对老龄化程度有一定的缓解,但是不能控制老龄人口的数量。”
事实上,中国老年人已经突破了2亿人,但老龄化并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这在全世界都是不可逆转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生的孩子多了,老年人在整个人口当中所占比例提高的速度就会放缓。
“不是说生育政策的完善和调整,我们老龄化的问题就解决了,我觉得这个期望值还是太高了。我们不会从根本上去解决老龄化的问题,也不会扭转老龄化的趋势,只是在老龄化的缓解和推迟上,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多的时间,在程度上能差两三个百分点。”翟振武表示。
相比之下,政策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短时间内更加难以显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单独两孩”的政策目标人群,有1500万~2000万,生育意愿在60%~65%之间,按照这个测算,估计大概每年要增加100万~200万人。而劳动力人口去年减少了300万。
翟振武表示,这样对劳动力市场的补充作用只有在15年以后才能看出来,未来15年内,劳动力数量逐渐缓慢下降,直到新的人群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劳动力结构才会发生变化。
中国人口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是劳动力减少。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人口不再增加,而是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日前则对本报表示,“单独两孩”政策能够减缓劳动力规模下降的幅度,但并不能改变劳动力规模下降的趋势。
相关新闻:卫计委:单独生二胎无统一时间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答记者问时称,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卫计委委员:半数"单独"夫妇愿意生"二胎"
调研结果显示,符合生育新政的夫妇,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
男子知"单独二胎"放开 立即请假1月要第2胎
兴头上的王小建随即向单位申请了一个月年假,去国外陪老婆。
[博讯综合报道] (博讯 boxun.com) 302231609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