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严打送礼 官员害怕赴中秋宴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9月19日 转载)
来源:明报
今日是中央颁布厉行节约「八项规定」后首个中秋节,过往这种佳节是内地机构互相送礼、宴请的高峰期,但中纪委官方网站最近高调接受举报之余,更不惜「扫兴」,通报批评部分违纪单位。
严打之下,送礼现象明显减少,有人不敢赴宴,亦有送礼者调低礼物档次,或转以更隐蔽方式「送礼」。
《新京报》报道,北京一间企业的负责人张先生往年单是一顿宴请就花掉10多万元,但今年打了5个电话邀约饭局都被拒。张先生一度犹疑,「每年都送(礼),今年不送不合适。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关系,必须维护。但如果『顶风送礼』,会不会给人家造成不良影响?」张先生缩减送礼名单,认为赠送月饼、购物卡等中纪委「重点打击对象」不妥,最后给10多个常打交道的政府官员送了长白山「6年极品红参礼盒」,每盒价值1700多元人民币,共花费2万多元。
商人:今年中秋最省钱
「开了10多年公司,今年中秋最省钱。」不过张先生说,如果中央监管得不这么严,该请的还是要请,该送的还是要送,「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总要通过送礼、饭局维系」。也有送礼者称,「如果节后其他同行送了大礼,我们肯定得跟上」。
8月21日到9月3日之间,中央连发三道禁令,严禁中秋、国庆期间公款消费、奢侈浪费。9月13日新版中央纪委网站启用,当天即贴出公告欢迎举报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公款吃喝。虽然是针对「公款」,但对私人送礼亦有影响。据新华社报道,安徽一乡镇站所负责人李林(化名)说,今年送礼范围小了,方法更隐蔽。「我知道这是违规,但没办法。」李林说,面对县局各个科室,「不是每个都送了,只送关键科室;没人去办公室送了,送到家或找机会塞个购物卡」。
此外也有人选择「快递送礼」,从网上购买礼品,网站用速递方式送货。不少购物网站还推出中秋电子礼品卡或礼品券,送礼人购买后将帐户和密码发给收礼人,收礼人即可选购站内商品。「网上消费更为隐蔽,更难监管。」
网购速递送礼 更难监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这对反腐要求更高。竹立家表示,为避免「节后补送」等情,还有待进一步的反腐安排。「中央政治局已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纪检体制改革也即将动。」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232286607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