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习近平带着新世界观到访美国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6月06日 转载)
来源:BBC
英国《金融时报》和《独立报》在习近平到访美国前夕发表评论和分析,称习近平的“新型大国关系”是对“两国世界”的重新包装,表明中国要在世界舞台上更积极主动。
《金融时报》分析说,习近平将带着他的新的中国对世界的观念来到美国。
该报分析说,五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任初期提出的中美“两国世界”--G2,被中国拒绝。但习近平在准备与奥巴马的首次峰会时,已经悄悄地接受并重新包装了这一理念。
从“韬光养晦”到“伟大复兴”
《金融时报》分析说,习的前任,胡锦涛政府的外交政策,被批评过于被动、孤立和不连贯,缺乏远见。
尽管中国的贸易和公司遍布世界,中国的军力日渐强盛,但胡的政府似乎仍然躲在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的盾牌后面,继续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事务能够承担的责任有限。
《金融时报》注意到,习近平一上台,发出的信息皆然不同。
习和他的新同僚显然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国际大国,一个更坚定、连贯的外交政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
《金融时报》说,美国的外交官员已经注意到,现在与中国官员接触,比上一届中国政府更容易。但美国认为,北京过分在意要美国承认,“新型大国关系”应该是中美平起平坐。
上升与衰落的相遇
《独立报》发表评论说,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只是个时间问题。有人预测在未来10年内,有人甚至预测在未来3、4年内。
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中国在经济上超过美国,仅仅是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就为习近平与奥巴马的会晤平添了一份刺激。
《独立报》评论说,习奥峰会将是一个上升大国的领导人与一个衰落大国领导人的相遇。
但该报同时注意到,以人均收入来衡量,中国要到2030年才能达到美国人1950年代的生活水平。
《独立报》的文章说,下一代的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中国带头的新兴世界,而不是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以,这种力量的交接不仅仅限于中美两国,而是更广泛的新兴世界与老牌发达国家的平衡转移。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241920211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