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为李克强叫好! 请看博讯热点:政治体制改革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 转载)
来源:参与 作者:铁流
(参与2012年12月20日讯)知微见著,基润而雨。这是中国一句谚语。
现在一些热衷于 “政治体制改革”的人士断言:“十八大后中国不会有政改”。其理由是“政改”二字不见诸于当今任何公开的文件与決议。
在他们看来,“政改”是件举国大亊,若要搞起码得开几天的会,定会邀请众多知名专家座谈讨论,然后央视和全国大小报刊也会轰轰烈烈地鼓嗓一翻,不然何有“政改?”在我看来那是形式主义的做法,不是习、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务实作风。
十八大己闭幕近两月,我虽没听到政改的雷声,却感到了政改的雨点。诸如北京“黑监狱”久敬压穾然释放访民,高中层贪官纷纷落马,异见作家戴晴获原任职单位《光明日报》善待,“公盟”活动天地宽松等等。再有近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被部分人士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在此次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据一位现场常年服务于此的工作人员讲,这个会议最大的不同奌是“会议的风气变了”。他说在听取汇报过程中,李克强一再插问,所问问题之准,之深,之专业,官员们手中的汇报材料都没有现成答案。个别官员被问得满头大汗,言不由衷,显得惊惶不己。这位工作人员深有感慨地说:“只会照本宣科的官员,在这里不好混了。”
一些官员都惊恐混不下去,不知这是不是“政改”的信号?
俗话说,油灯不挑不亮,道理不议不明。在这次座谈会上,人们注意到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李克强没有按部就班地等与会人员一个接一个来发言,而是不时地提问,不时地与大家交流,有时还“打破沙锅问到底”,给整个会议带来一种全新的风气,也给那些满足于只念稿子、不善于动脑子的官员来说敲响了警钟。按步就班,四平八稳的做官恐怕做不下去了?
十八大后李克强一反陈旧会风,势必让一些“照本宣科”,“不备课”的官员“无法遁形”;将一些作风漂浮、弄虚作假的官员震慑住。其实,即兴提问就是一场面试,不但能考核官员们的知识量、信息量和官员自身素养,也能让老百姓看到,这些官员究竟是不是称职,是不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也让那些滥竽充数的官员面临更大的压力。
治国在于治吏,治吏就是安民。
李克强这么干,背后谁是推手?看来习李联手正在一步一步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一些人看来这不是政改,政改首先就是“六四平反”、为“发轮功”正名,开放党禁报禁,释放所有关押的异议人士;再有就是官员民选,大家都可以办报办刊。我不反对十分赞成,但这一切得有条件、时间,以及主客观的现实环境。
“一口吃不成胖子。世界上还没有一蹴而就的先例。亊情得一件件做,恶习得一桩桩改,欲速则不达。春天还没有到,哪有繁花似锦的大地?习李王正在努力破冰,迈步实干兴邦之路!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博讯 boxun.com) 285599000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