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爱宗:好运,余杰!好运,美国!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月13日 转载)
昝爱宗更多文章请看昝爱宗专栏
余杰更多文章请看余杰专栏
来源:参与 作者:昝爱宗 (博讯 boxun.com)
(参与2012年1月12日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发生,总是提前了一些。我知道余杰决心携妻带子定居美国的消息,只不过有两个来月的时间,原想到他可能会在中国的春节过后被放行,没想到提前了近半个月。余杰一家人的春节,只有在美国欢度了。
2012年1月11日十七时二十分,余杰从北京出发,直接飞赴美国华盛顿。在过了安检、边检,直达登机口的那一刻,他发出了一条短信:“我们顺利到了登机口,盼早日重逢”。为了这一条短信,他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准备了至少有半年以上乃至一年的时间,为了自由,为了写作,为了孩子,也为了未来。
美国时间,也是2012年1月11日晚间,他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我默默为他祝福:好运,余杰!好运,美国!
我这里不是要美化美国,因为我认为美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而是一个容纳各种肤色的各国人士自由居住的自由国家,是一个自由社会,比如余杰的孩子光光就生在美国,不管他的父母是哪国人,生在美国就可以成为美国人。这哪里是一个彰显威严和主权的大国?分明是一个大家庭,来来往往不是客,都是主人,新来的主人都要享受与美国人同等的地位。孩子生下来就是有福的,父母不需要想方设法登记美国的户口,不需要被强办暂住证,不需要担心被查到没办暂住证而被处罚、驱逐、遣送,更不担心被当做外地人而被免费的公办学校拒之门外。美国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社会,说它是一个不像国家的国家也恰恰如此,美国如果不接纳移民,就不是今天的美国,美国的自由,恰恰体现在他接纳各国各种肤色的移民上,所以我说美国好运,其实是祝福居住在美国的每一个人“好运”,因为美国至少有数百万以上的中国人在那里侨居,在那里生儿育女,在那里当家做主。假如你有幸去美国,无论是去纽约、华盛顿,还是芝加哥、达拉斯、洛杉矶、旧金山,还是费城、底特律、西雅图,等你回国赶到登机口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简直是中国的机场登机口,几乎都是中国人的面孔,美国接纳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中国人并没有被当成寄居者,也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就是自由社会的好处。每一个美国人,都是外国人;每一个外国人,都是美国人。移民社会,就是自由社会。
余杰是固执的,又是不妥协的
余杰选择离开中国到美国,是与他在2010年10月份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遭到的压制有关。自那个月之后,余杰受到的不自由待遇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超过了刘晓波在未入狱之前所遭受的压制,甚至在2011年长达一年的时间他无法自由写作,压制频繁,而且随时随地,最残酷的是遭受了肉体的打击和羞辱,当然精神上压制更是难以形容的。那段时间是在2011年2月份阿拉伯之春事件之前,他有几个月是在自己家里被限制自由,买菜和理发,也不能外出,孩子被迫送到成都父母家中抚养,余杰妻子刘敏的工作也频频陷入困境,在京访友和接待友人来访,往往成为一种不可能的奢望,这种不自由状况若要持续时间很长,很容易把一个人逼疯,或者会让人失去理智。
与余杰谈及这个事,他并不愿意多开口,甚至有次见面他连提都不愿提,更没有具体的细节,余杰是没有仇恨的,他只是淡淡地说“这个政府没有底线”,所以他选择离开,或许那些决策者们也喜欢他离开,而且离得越远越好。在他们眼里,或许余杰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比如余杰不配合他们执意在香港出版《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刘晓波入狱后,余杰受到的压制就显得更加频繁和升级。
余杰是一个单纯的思想者,喜欢一个固定而自由的写作环境,他不喜欢与人来往,更不喜欢政治,他对那些讲究政治并有多种策略的人敬而远之,他不会从政,也不善于从政,他没有谋略,只是喜欢写作和思考问题,一旦没有这个环境,等于比坐牢还受煎熬,所以他选择远离父母,离开中国,于是卖掉了北京东郊的房子,把自己的一部分藏书提前托运到美国,更多一部分运回故乡成都,还有一部分分别送给了朋友。余杰很固执,又不愿面对不堪的现实妥协,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而且很坚定地坚持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单纯到了这样的程度,只有自由社会才能让他继续他的文字写作事业,所以他做出自己的选择。美国不是故乡,但可以让他有时间自由思考,自由写作,他的要求很简单。不过,余杰定居美国,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至少最近两年,他或许不能再回国。
期待余杰在写作上大有收成
认识余杰是在北京西城一个名叫官园的地方,那是《中国青年》杂志所在地,余杰的文字最早是在这个刊物发表的,他当时还是学生,但他撰写的专栏长达一年。后来他的文字被《读者》等数家发行量上百万的知名刊物选摘,那时的文字是余杰最优美的文字,后来先后收录在《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说,还是不说》、《想飞的翅膀》、《爱与痛的边缘》、《尴尬时代》等集子里。有次我和他一起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警官大学,见到他的众多粉丝,都仿佛他的兄弟们,一个个都很亲切。不过,现在路上碰到一个大学生,问起余杰,多数人摇头说“不知道”。也有人说,余杰已经过时了,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关注理想,而是关注物质和就业。不过我从厦门大学教授谢泳最近的一次访谈知道,谢泳曾问过他的不少学生,发现读过余杰书的人仍然很多。只是,余杰有好几年没有在大陆出版新书了,我在大陆最火爆的新浪微博搜索余杰,得到的却是令人失望的消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余杰’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余杰离境之际,新浪微博和推特上的消息此起彼伏,可见余杰的关注度依然很高,只不过官方害怕余杰的影响力上涨,就屏蔽了对他的搜索,余杰这个名字倒成了“异族”,或者说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余杰到了美国,既然下定决心,我想未来两年他会有一部或两部重要的著作问世,这些著作要区别于1998年之后陆续出版的集子,应该是一部深度思考的大作,不然,他下这个决心就显得太轻易了。
认识余杰十五六年,发现余杰的内心很少有太大的变化,他是坚定的,爱憎分明的,又是单纯而固执的,甚至眼里容不得一丝沙尘,这种性格对余杰来说又是非常好的,因为余杰还是余杰,无论是到了美国,还是多年后回到中国,余杰还是余杰,他不会成为振臂一呼的政客或领袖,也不会成为一个为各种利益而投机钻营的御用文人,更不会成为孔庆东、成为摩罗。余杰的独立和爱憎分明,这一个性只能适合当一名异见者,或者是当一名独立知识分子,这样下去他将继续保持他的尖锐和敏感,他的批评也不会因为环境改变了而改变,他因为有批评,所以才有余杰至今不变的个性。
最重要的是余杰接纳了耶稣作为救主
从信仰的角度讲,每一个人在有信仰之前都是不堪的,都是失败的,余杰不例外,我也不例外。现在,我并不担心余杰的未来,他喜欢写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不是流亡,不是逃避。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家乡。余杰的选择是最适合他的。至少,余杰有了对耶稣基督的坚定信仰,他就是一个得救蒙福的人,也是一个自由的人,这里最关键的是内心的自由,灵魂的自由。
耶稣是天上的真神、惟一的救主,耶稣所拣选的人,必先受逼迫和压制,但内心必得真正的自由。余杰虽然被压制,甚至被打得昏死了过去,但不至于丧命,余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时时感谢上帝的恩典,他喜欢的圣歌就有一首叫《奇异恩典》。我们作为主内的弟兄,最要紧的是彼此相爱,彼此服事,得到真道的光照。在余杰出境的事情上,我们为他祈祷,祈求上帝为他开路,祈求他到了美国,得到了地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忘了时时盼望属天的自由,天国才是基督徒的真正的家乡,对天家的盼望,是基督徒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只有仰望天家,才使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才使内心充满感恩和盼望,才使自己成为一个谦卑并蒙福的基督徒。
眼下,是一个时时充满变数的时代,世界在变,美国在变,中国也在变,但惟有真理永恒不变,惟有上帝的大爱永不止息。此刻,我对于余杰全家赴美感到欣慰,虽然不能帮余杰做什么,但为他和他的全家祝福是免不了的,为此,我愿为他深深祝福:好运,余杰!好运,美国!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旧约《圣经》诗篇第33篇第12节)我愿神的子民充满全地万族,包括大洋彼岸三亿人的美国,更包括大洋此岸十五亿之众的中国。这地本是流奶与蜜之地,是上帝永恒计划中的应许之地,是将来成就的光明而圣洁的国度,愿这一天早早降临。更愿美国人、中国人彼此亲切如同一家人。
2012年1月12日,杭州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博讯 boxun.com) 3155840048
锘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