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朋:温州高利贷崩盘只是利率监控失败征兆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0月08日 转载)
外參記者范方華
經濟學家羅小朋。(明鏡記者高伐林攝)
長期倚賴民間資本的浙江溫州企業,在高利貸市場不斷擴張的情況下,終掀起風暴,企業、銀行、高利貸機構、政府官員均脫離不了干係。著名經濟學家羅小朋在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溫州高利貸風暴背後的深層根源,是中共為了自己的利益,限制私人資本的運用,私人資本只能另求出路,造就了高利貸的生存空間。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的統計,2011年上半年的溫州民間借貸規模高達約1100億 人民幣,70%的溫州中小企業資金來自於民間,並有將近9成的家庭個人 參與借貸;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沿海地區約有3萬億元銀行貸款流入高利貸市。這種近乎全民放貸的現象,反映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驚人吸引力。
著名經濟學家羅小朋在接受《外參》採訪時指出,浙江私人資本過剩,已是積累多年的問題,溫州企業也大量倚賴民間資本支持流動資金,主要原因是中共當局對私人資本的種種限制,導致這些私人資本一直在尋找各式各樣的出路,於是出現炒房、炒煤礦、炒農產品等情況。
由於國有營行限制私人企業的貸款,因此民間借貸本來就長期存在溫州,只是一開始這樣的借貸並不是高利貸;羅小朋表示,如今通貨膨脹,政治對信貸管制比較嚴,市場實際的利率在上升,私人資本於是出來圖利;另一方面,原本獲得暴利的炒房、炒煤礦,在房市崩盤、政府管制的情況下,獲利無法再償還高額的利息。
羅小朋認為,溫州高利貸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還是中共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給私人資本空間。“本來有如此大規模的私人資本,能做許多產業升級、出國創業的投資,也能進入許多高級產業鏈,但中共不希望私人資本有這麼大的能量 。”
溫州高利貸危機爆發後,許多媒體都揭露了企業老闆將利潤不高的主企業做抵押,另在其他地方投資房地產等“虛擬經濟”,問題產生後,導致主業資金更加緊張的情況。羅小朋對《外參》表示,借貸背後的問題是,溫州的高利貸實際上支持的是什麼?“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怎麼會借高利貸來做微利的製造業?這麼高的利息,一般不會做正經的生意。”
(博讯 boxun.com) 1110521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