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态度“缓和”第2轮限购令“难产”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9月30日 转载)
时至9月下旬,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原来要求的8月20日出台第二轮限购城市名单的时间表已经过了一个月,然而目前仅有浙江台州、衢州这两个城市出台了相关的细则,其他城市则未见任何动静,响应者寥寥无几。此外,辽宁丹东、广东韶关近日则以限价来取代限购。可见,第二轮限购名单在二三线城市集体遇冷。
而对于以限价来代替限购的行为,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对于限购令的一种无声的对抗。 (博讯 boxun.com)
住建部态度“缓和”
从住建部此前出台的二三线城市限购的5项建议标准中不难看出,第二轮限购城市的名单的具体制定中央显然是将权利下放给了地方。针对上述5项建议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明确提出,符合上述5项条件较多的即2条以上的城市,建议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标准进行适当修改。
“由于各个地方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房地产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实建设部的这种态度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对和讯网表示。
但是“建议”和“适当修改”却给了地方政府很大的操作空间。由于是由各地地方政府自行出台限购令的相关细则,“建议性限购”刚性约束力的不足,导致了本轮调控地方政府几乎集体爽约。
土地财政高度依赖
“地方政府之所以迟迟不出台限购名单,说到底还是与地方土地财政有关。”胡景晖分析说。
从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销售情况来看,限购直接压制了购房人需求,使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大幅下降。而房地产市场需求一旦开始萎缩,又会导致土地市场低迷,其结果就会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相关税收出现大幅下滑。
根据伟业我爱我家为和讯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前8月10大重点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锐减了了43.2%。除沈阳、深圳这两个城市的土地收入出现上涨外,其他城市均大幅下滑,其中大连更是以65.02%的降幅位居首位,而北京、上海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分别下降了55.07%和40.17%。限购令的威力可见一斑。
和讯网还从公开数据中看到,大多数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变相举债,而近期国家审计署的相关数据显示,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累积高达10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以此计算,约40%的债务,需要地方政府用土地收入来偿还。
(博讯 boxun.com) 4771209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