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户籍问题的媒体共同社论/林保华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3月05日 转载)
在两会召开前夕的3月1日,中国13家报章与3家网路发表共同社论,直指长期违背宪法及公然践踏人权的中国户籍问题,让人眼前一亮:为何会出现这种事情?它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共同社论”,见之于文革期间,尤其是文革初期。那是所谓的“两报一刊”社论,也就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的社论。由于它们自身的崇高地位,自是“一言九鼎”。那时采取这种形式,是因为处于非常时期,在混乱乃至血腥的夺权形势中所需要的“一言堂”。
但是这次事件的灵感,不是来自文革那个恐怖年代,而是2009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英国“卫报”发起的“期待政治家的正确选择”为题的共同社论,有44国的56份报刊以20种语言发表。中国的“经济观察报”、“南方都市报”参与,“南方都市报”的标题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中国自认是发展中国家,作为“革命动力”炮轰发达西方国家,符合中共的战略部署,所以中央会同意;然而现在共同社论的“革命对象”变成执政的共产党,才引人注目。由于“南方都市报”与“经济观察报”在上次与这次的两份名单中出现,因此它们应该是“始作俑者”。问题是这种“洋为中用”的做法,中共当局能够接受吗? (博讯 boxun.com)
这次发表共同社论的报章与网站,虽然没有“中央”那样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没有地方党的直接喉舌,但是在中共对媒体严密控制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一种“非常”事件。这种“非常”,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中共对个人不同声音的容忍程度大过对集体声音的容忍度,因此这种“媒体联署”严重过“个人联署”。因为联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的行为。如今虽然没有再出现“反党集团”的政治帽子,但是仍然是不可逾越的禁忌。
第二,这些媒体横跨11个省、自治区及它们的直辖市。中共一向对跨地区、跨行业的活动非常敏感(例如传销),共同社论虽然没有跨行业,或小小的跨行业(不同性质的报纸与网站),却是跨地区,而且遍及三分之一的无产阶级专政江山,而所属行业却是远比传销普通商品更为“重要重要”得多的媒体,其敏感程度不言而喻。
第三,由地方媒体共同炮轰中央政策,有“地方包围中央”的性质,而共同社论明确是为被歧视的农民请命,因此也有“农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些都可能威胁到“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第四,为发表共同社论而进行“串联”期间,有意隐瞒中央,还是中央知道而没有禁止?如果是前者,自然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如果是后者,则这个了解事件的“中央”是到达“最高”的胡锦涛,还只是哪一部门的主管?例如,主管媒体的中宣部是否知情?
总之,这是相当突出的政治事件,问题只是经过“党中央”的同意,还是某一部门或某一派系集团所认同的,只有了解内幕,才能判断事件的性质与目前竹幕遮掩下的中国政情。
相对于媒体的如此表现,户籍问题虽然也是大问题,但是因为这些年来,这个问题已经逐渐解禁允许讨论,甚至有了小小的松动,例如农村迁往城镇的户口,但是距离宪法规定的自由迁徙还有很大距离。而户口限制与歧视则是中共建国以来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类似西方中世纪农奴制度的重要象征。“两会”对这个共同社论会出现什么反应,是置若罔闻,还是里应外合,以及里应外合的程度,或者会给我们展示事件的若干眉目。(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做的评论 2010.3.3)
_(博讯记者:凌锋)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13家媒体向政府施压 联合上书改革户籍 全国各省农民联名敦促加速户籍改革 全国13家媒体发表共同社论 敦促加速户籍改革(图) 周永康:户籍“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 两会之际,多家媒体呼吁终结“僵化的户籍制度”(图) 广州户籍人口出生率下降 性别比仍超正常 周永康:中国户籍改革或将探索"以房管人"的新模式 代表委员热议户籍改革 户籍如何跨越楚河汉界 学者呼吁人大立法平等对待非户籍儿童 中国特权制度衍生身份分裂的户籍制度 马天林律师谈北京律师户籍歧视 温家宝透露户籍改革思路:农民工和城里人享受平等待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留学回国户口被注销 海归户籍政策空白引关注 上海推动户籍管理转变 福利待遇将“人户分离”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即将取消户籍制度 城乡一元化户籍,广州拟5年内实现 破解中国户籍制度困局,堵不如疏(图) 中国户籍改革制度陷入悖论 孙志刚案再拷户籍制度 流动人口国民待遇悬空 一个农民的儿子对户籍制度的世纪心问 落户北京比移民美国还难户籍改革是大势所趋 专家称户籍改革条件成熟 可以把农民工变工人(图) 户籍制度要服务于人的尊严与幸福 柳博隽:户籍改革:功夫须在“诗”外 上海户籍新政真的不是为了社保窟窿? 许斌:上海户籍改革犯了方向性错误 上海户籍改革的丑陋性/钟海之 教育公平比户籍改革更迫切/童大焕 就业不容易 大学户籍科却刁难学生 户籍制度改革不只是为了“有才能”的精英 关于非北京户籍子弟上学权利的呼吁信/胡星斗,章冬翠 刘长锋:请对“户籍统一”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取消户籍等级制度 土地国有化 全民保障一体化/胡泽国 天遣杨佳杀不平,恶贯满盈户籍警/草虾 放宽户籍限制减轻地震灾区重建压力/王鑫海博士 中国户籍制度使我不能成为起诉中国移动侵权的原告人/高洪明 户籍制度改革绝不会顺风顺水/何必 胡星斗:废除户籍制度:问题及解决办法 揭破伪环保人士的画皮:户籍制度与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刻不容缓 推倒“户籍墙”解放中国农民/任华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