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北京政协委员将提案建议暂缓地铁禁报令
(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1月15日
转载
)
北京“地铁禁报令”一出,舆论哗然。昨天,有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禁报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禁报令是在挑战很多乘客的阅读习惯。而且,地铁车厢内读书看报是一种文化,取消较有序的卖报行为,保留有隐患的免费发报行为,可能会导致这种文化消失。有委员提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通过提案建议市政府暂缓执行禁报令。
代表、委员的这些质疑正反映了地铁乘客的心声。真纳闷,这样一个缺乏管理决策智慧的禁令何以能够出笼?禁报令的蹊跷之处很明显,无需我饶舌。但是,作为一名资深地铁乘客、数年如一日的报纸读者,痛感这一纸禁报令漠视群众诉求,具体到危及了我的个人利益,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最显见的事实是,平时总爱在地铁买报、读报的我,现在乘地铁,却无报可买、无报可读。
(博讯 boxun.com)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剩一家报纸吗?说实话,我的阅读习惯和读报范围还真不包括这唯一一家留下来的报纸。原因很简单,相比其他综合类都市报,我个人觉得这份报纸在北京市场早已边缘化,而且比较单薄,在偌长的乘车时间里,一份单薄的报纸远远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要和期待。恐怕,和我有同感的乘客,是多数。
真想不通,制定禁报令的决策者,为什么非要坚持“一报独存百报杀”这种孤绝做法?也许,他们平时根本就不需要坐地铁吧,难能体会到百姓读者在地铁无报可买、无报可读的烦恼。
也许还会有人说,真想读报,干吗不在其他地方买好再带到地铁里?这真是独坐温室,不知稼穑之苦。正如多名有看报习惯的乘客反映的,上班时间本来就紧,还得抽时间买报纸,没以前方便。市民吴先生更是一肚子苦水:“地铁口附近的报刊亭需要走一个过街天桥,绕行得多花10多分钟。”
京城每天的地铁客流量数以百万计,这其中喜欢买报、读报的乘客不在少数,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在地铁买报、读报的习惯。或可说,在地铁买报、读报业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面对禁报令,他们要么改变生活习惯,但改变多年的习惯不仅难以适应,不能及时获取资讯更是极大的损失;要么绕行买报,耗时耗力,甚至要提前出门。
禁报令的制定者,难道没有考虑到此举会给乘客带来不便吗?而且,当初出台禁报令是不宣而行的,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受众,乘客事先毫不知情,这是不正常的。决策者为何如此漠视民意?面对质疑,相关方面还口口声声否认存在利益勾连,真是这样吗?
禁报令何去何从,尚难预知,但不管怎么说,让无数乘客想读报却没得挑,是不是有点过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很便利地在地铁里自由选择主流都市报?读者的选择权、阅读权谁来保障?须知,地铁不是私人场所,更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自留地。再往大了说,北京是所有人的北京,不是某个部门的北京,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
(www.jinghua.cn)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北京地铁大动作:6号线15号线规划公布
(图)
宣传部要求,公安局下令 北京地铁禁售报纸
上海地铁线运营方称领导更换与碰撞事故无关
(图)
上海地铁1号线再遇故障 列车乘客被清空
小熊:上海地铁相撞事故警告当局:封网祸大
上海地铁电力故障瘫痪近四小时
晨上海地铁1号线两车相撞 致全线瘫痪/组图
(图)
上海地铁发生相撞事故
(图)
农民工被冻死在南京地铁桥洞
现场目击民工是如何冻死在南京地铁的桥洞下
(图)
南京气温骤降 外来民工冻死于地铁桥洞
(图)
明年广州地铁通车里程达200公里
新疆乌鲁木齐-准噶尔盆地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深圳地铁三号线工地再次塌陷 十个月死亡13人
(图)
北京一路口塌陷大坑深5米 地铁四号线未受影响
(图)
北京一路口塌陷大坑深5米 地铁四号线未受影响
十个月死十三人,深圳地铁人肉造
胡锦涛乘地铁考察北京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
(图)
国庆胡锦涛乘地铁考察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情况。
(图)
看美国电影《地铁惊魂》/万兴亚
北京地铁蹲式服务 /陈一舟
地铁大干快上 施工塌陷频频/侯江
邓玉娇案和纽约地铁案/杨承民
为什么上海地铁里屡屡捡到文件袋/刘安生
别让民意成了地铁规划的“事后诸葛”
地铁塌陷出租车罢运:农民利益无保障
痛斥杭州政府对杭州地铁塌陷的狡辩/王玉锁
高立学:杭州地铁坍塌的层层转包之祸
地铁施工缘何事故频发 业内称绝非天灾也非偶然
中国杭州地铁坍塌是十足的“人祸”
从杭州地铁事故中,我爆一些工程内幕
先天不足”导致地铁建设事故频发
解读:深圳地铁被指避让
定福家园业主关于北京地铁六号线高架段全部改为地下运行的建议
北京西红门地铁站为高架线?
给目前争议中的北京地铁7号线的几点建议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