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余震 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剧烈摇晃 请看博讯热点:四川地震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6月09日 转载)
新华网快讯: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唐家山堰塞湖报道:18时51分许,又发生一次强烈余震,大坝剧烈摇晃约20秒,周围山体大规模滑坡,对坝体影响正在观测中。
(博讯 boxun.com)
唐家山堰塞湖强烈余震
(明报2008年6月8日报导)唐家山堰塞湖地区傍晚6时51分发生强烈余震,大坝剧烈摇晃约20秒,周围山体大规模滑坡,影响有待观测。
在傍晚6时50分,即在余震之前,唐家山堰塞湖地区开始降雨,后转为中雨。水文专家称,雨量的增大可抬高堰塞湖水位,有利于加快提高导流明渠的泄洪能力。
截至下午3时,据水利专家对泄流现场测算,泄流水流量已达31.5立方米/秒。水流量明显加大,过流面越来越宽。
与此同时,经过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连续工作,唐家山堰塞湖大坝上第二个直升机起降场午2时开设完毕。
直升机场开设在大坝左后侧一座约二百米的高山山腰平地上。这里原是一片森林和灌木,官兵们已在中间开设出一块面积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可以起降米171、米26等直升机。
目前,从大坝通往堰塞湖第二个直升机起降场的紧急疏散路线也已疏通,按照正常速度从大坝撤到这里大约需要二十分钟时间。
正在唐家山堰塞湖现场指挥抢险施工的水利部部长陈雷,昨午说,导流渠已按原设计要求顺利泄流,流量逐步增大,已形成局部冲刷,但目前仍存在四大不确定因素:
一是气象因素。唐家山堰塞湖上游地区已进入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报,六七月上游地区的降水将达到四百毫米至五百毫米,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大。上游来水增多,对堰塞湖的泄洪能力构成挑战。
二是地质因素。堰塞体由山体滑坡形成,地质结构由岩石和碎粒土构成。在堰塞体的下方已形成了一些渗流点,渗流量在缓慢增加,不排除有导致堰塞体局部垮塌的可能性。
三是余震因素。频频发生的余震和持续不断的山体滑坡,时刻考验着堰塞体的安全。
四是滑坡因素。唐家山堰塞湖的上游,还存在一些较大的滑坡体,在较强余震和降雨情况下,对堰塞体构成威胁。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突发余震时高考生擅离考场取消成绩 四川彭州龙门山在余震中山体滑坡 (图) 汶川6月5日5时21分发生4.2级余震 余震发生原因引发争议 科学家称可能跨半个地球 北川县3日11时09分再次发生4.3级余震 北川再次发生4.3级余震 四川绵竹市发生4.5级余震 余震北移?陕西勉县43万人撤离建筑物 专家称汶川余震仍有向甘肃延伸可能性 29日中午青川发生4.6级余震 专家:汶川余震有向甘肃延伸可能 (图) 四川汶川、青川再次发生两次4.5级以上余震 专家困惑:强余震密度罕见,地震或将持续 (图) 直击绵阳15万人大撤离 6小时遭遇3次余震 宁强发生5.7级余震,乡政府领导动手打人 陕西宁强5.7、青川5.4级余震 陕西省宁强县发生5.7级余震 西安有明显震感 青川再次发生余震 当地堰塞湖未遭破坏性影响 余震未停,灾民仍然缺水缺电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