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96大寿 各方祝贺(组图)(图)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12月10日 转载)
来源:联合报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传月球照片,标誌大陆的太空科研又往前迈进一大步;高龄96岁、卧床已久的钱学森,一定十分欣慰。

图:今年八月三日,中共总理温家宝看望钱学森。(新华社)
航太之父 飞天梦推手
这个月11日,是钱学森96岁生日,科技日报明天将在北京举行「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钱学森秘书涂元季转达,钱学森希望会议开得成功。有中国航太之父、中国飞弹之父、火箭之王称号的钱学森,做为中国人,他的传奇值得后辈学习。没钱学森,大陆飞弹研製不可能这麼快,不可能研究太空科学,中国人不可能实现飞天梦。
近70年前 提星际航行
钱学森1935年去美国留学,四年后成为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那时,他已经出星际航行理论的可能性,当时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轰动,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是科学天才。
被称为疯子的钱学森,参与撰写题为「迈向新高度」的展望规划报告,为美国空军描绘一幅探索外太空星际航行的宏伟蓝图,钱学森因此成为美国军方最信赖的科学家之一。
当年回国 美军不放行
当年钱学森準备离美回大陆时,五角大厦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立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钱学森回大陆,他太有价值了,任何情况下,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不要放他回大陆。由此,钱学森被指控是共產党,拘禁十五天。
1956 年,钱学森才45岁,受命组建中共第一个火箭、飞弹研究所—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近程飞弹、中近程飞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製,直接领导用中近程飞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两弹结合 大陆第一人
1960 年,中共製造的第一枚近程飞弹发射成功,前后只用五年的时间。从提出飞弹事业的发展规划,到具体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钱学森不仅提出理论指导思想,而且参与整个实施过程。卅年的时间,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东风五号洲际飞弹的发射成功,为后来神州系列太空船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学风 大师的心愿
人年纪大,生老病死也看穿。2005年北京光明日报记者到病榻上探望钱学森,老人仍健谈。他说,想起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创新的学风瀰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自己真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他认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开始形象思维,从大跨度联想中得到啟迪,然后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他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其中包括如何使一般性的大学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準,达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的标準。
这是晚年钱学森的所思所想,一位暮年老人的内心世界。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钱学森博士鲜为人知的故事 (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