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见学者包遵信的实心眼/李平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10月31日 转载)
包遵信更多文章请看包遵信专栏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
李平/周日病逝的内地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将于本周末在北京举殡。作为一名异见学者、公共知识分子,论名气,包遵信似乎排不上号,互联网上能确认的他的照片,只有八九年民运时的黑白照;论对民运的贡献,虽然也有人称他为幕后黑手,但当时真正被当局定性为黑手的只有刘晓波、陈子明、王军涛等人。
然而,不论人在北京的刘晓波博士,还是被放逐海外的学生领袖王丹,都推崇包遵信1980年代在中国思想蒙运动中的功绩,推崇他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对一代人的影响。
异见作家余杰视包遵信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海外“议报”网则关注包遵信病逝可能引发的六四悲情。
至于当年包遵信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原因,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授的丁学良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形容:“老包‘太土’,形象土,心眼也土,大概从来就没有学会这年头时兴的‘出口转内销’的技巧──在外国大吹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如何,然后回到中国再大吹外国人如何重视自己在中国的影响。”
包遵信的实心眼,给圈内人的印象深刻。异见作家王德邦回忆说,在一次聚会时,他一高兴脱口而出:“中国实现民主不会太远,估计十年八年就会到来。”结果,包老非常认真地追问:“你有甚么根据这么乐观?我看要比你说的长得多。”这一问,尽显一个学者的严谨。
包遵信在六四惨案后被判囚五年,出狱后仍致力推动中国的民主发展。翻读他近年的书简,最令笔者感慨的是,他仍然未脱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怀,既有对“知识界的普遍失语,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严重遮蔽”的痛心,也有“对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有真切实在的保障、对政府的权力有明确的界限和有效的制衡”的宪政思考。
“宪政民主是中国最好选择”
作为历史学者,包遵信曾深入研究中共1940年代领导的民主运动,因此呼吁“反对专制集权总是要从争取言论自由开始”,他坚信:“宪政民主尽管在中国走了很长的曲折道路,还是最好的选择,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唉,如今还主张宪政民主的实心眼学者,能有几个呢?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严家祺:痛悼包遵信(图) 于浩成:包遵信老友 千古 包遵信先生89在北大演讲照片(组图)(图) 包遵信先生遗体告别仪式通知 (图) 晚辈滕彪哀挽包遵信老先生 包遵信先生安息-包遵信先生1989年六四事件档案照片(图) 包遵信先生在北京病逝/民生观察 包遵信先生病逝讣告 六四“黑手”、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病危 刘晓波、包遵信评“和谐社会” 独立中文笔会会员 包遵信先生 千古 余杰:在那里必有一条大道—悼包遵信老师 李智英挽包遵信先生 戴晴悼念包遵信先生 卫子游:死神呵 你就不能公平些么?-写在包遵信先生辞世之际 惊闻包遵信先生逝世 遥悼/楚天舒 包遵信 张祖桦:只待新雷第一声-祝贺《开放》创刊二十周年 包遵信:中共的处理扩大社会矛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