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李鹏的三峡世纪工程危害千秋万代
请看博讯热点:
三峡工程
(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2日
转载
)
来源:德国之声
综合其它媒体报道: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建造三峡工程拆除了13座城市和数百个村庄,移民一百四十万人,耗资1800亿元人民币。但就在这一官方称之为“世纪伟大工程”的最后几台涡轮发电机组即将投入运转前,三峡传来了当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消息。每日镜报写道:
(博讯 boxun.com)
“现在,为这一庞大工程付出的真实社会和生态代价正在显示出来。中国政府虽然为移民建造了新房子和新城市,但原来形成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了。因土地沉入库底,农民没有足够的耕地,其他人也因搬迁失去了生存基础。同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一名官员说,库区两岸有91处共36公里已发生塌方。由于城市、工业区、甚至坟地都被淹没,这一地段的长江就象一条巨大的臭水沟。政府只能把沿岸居民再次连根拔起、移往其它地区,据说2020年之前将有四百万人迁往重庆周边地区。
八十年代以来,科学家和环保人士一直对工程将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生态后果提出警告,但当时的领导人无视这些警告,尤其前总理、莫斯科培养的水利工程师李鹏把三峡大坝视为个人的形象工程。在正在举行的党代会上,现任党和国家首脑胡锦涛宣布,今后中国的发展要具有更大的可持续性、更注重生态。但对于长江沿岸因大坝而失去家园的五百多万人来说,这样的认识来得太晚了。”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官方宣布再次移民四百万人等于承认这一面子工程有巨大失误,这是对中国政府的巨大挑战:
“国家向当地居民提供了巨额补偿,仅2004年和2005年为移民计划支出的金额就折合九亿六千万欧元。但因地方干部腐败渎职,补偿一开始就没有到位。官方消息说,有三千万欧元被贪污,真正的数额可能要高得多。没有数字表明,有多少金钱消失在干部的腰包中。
当地居民十分不满,怒火冲天,所有地方向移民所支付的补偿数额都与规定数额有差距,三峡库区所在的重庆市和邻省湖北的地方干部试图隐瞒这些群众的抗议,有时甚至采用镇压手段对付抗争的农民和其它移民。
如果在已移民一百四十万的基础上又有四百万人不得不离开自己住地的话,将再次引发当地居民的动乱。民权人士在互联网上警告说,由于一期移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能期望大规模的二期移民能够顺利进行。”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每日镜报:三峡世纪工程危害千秋万代
德国之声:三峡大坝将带来环境灾难
中国三峡库区滑坡导致五十米巨浪
三峡大坝现隐忧,官方一改立场,坦承形势严峻
高官学者云集武汉:三峡生态问题,总理非常着急
南水北调工程大过三峡沿线古迹遭严重破坏
三峡大坝面临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问题
三峡大坝之忧:问题始料未及,情况可变更糟
(图)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图)
中科院专家:三峡工程是湖南鼠灾主因
重庆水深火热:三峡大坝肇祸?
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潜伏的生态危机
三峡全淹古镇复建成型 国庆节正式开街
(图)
四川又遭夏旱398万人饮水困难:三峡惹的祸?
(图)
三峡大坝库水可能变成有毒臭水/莱茵信使报
中国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全面竣工
(图)
三峡大坝上游滑坡体变形:居民将搬迁避险
三峡大坝一滑坡体‘变形现裂缝’
三峡大坝成烫手山芋中国领导不愿沾
苍天落泪-------三峡实验水库移民的跪地哭诉
八百高阳三峡移民给总理的求救信
红线错误? 三峡移民的新居要被再淹一次
从格伦峡谷大坝的故事 看三峡大坝
金刀:为了三峡“六万一千个阶级弟兄”
吴希:三峡工程的「国家机密」
农民揭发三峡工程腐败被扣泄露机密罪
三峡大坝成旅游热点,各方蜂拥抢食,反垄断纷争
(图)
陈破空:三峡大坝,再起争端
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枯水 是三峡大坝“拦”出来?
三峡告别之旅引出的思考与忧虑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赵世龙
再谈重庆旱灾和三峡工程的关系—大型水库对降水的影响
疯子和傻子:重庆人感谢三峡天然大空调
张汉费:三峡工程的危害
马平:三峡将永远记住你为它做过的一切
李锐为《三峡忧思录》一书写的序言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 罪在千秋
三峡之谜:为何领导人不出席庆祝典礼?/林保华
三峡工程暴露出独裁者的三瞎/万生
季无牙:三峡大坝,面子后面是什么?
有感于“三峡贪官肃不完‘还要留岗继续干’”
戴晴:长江和长江上的三峡工程
谈谈李鹏写书—— 再谈六四和三峡工程
王维洛:俄国防空导弹能保卫三峡大坝?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