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維權 安置制度待規範/松 林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7月18日 来稿)
(博讯 boxun.com)
在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紀念日前夕,各地退役軍人維護自身權益的上訪行動此起彼伏。雖然上訪者皆為退役軍人,但這些人的訴求與現役軍人有直接利益關係。所以,當局對這些人皆保持相當程度的克制和容忍。
退役軍人的抗爭由來已久。二○○五年三月就曾發生數百名退役軍官在解放軍四總部之一的總政治部大院內請願事件,令中共最高層大驚失色,在此前後,各級政府、各大軍區都曾發生過類似事件。
這些昔日「社會主義江山的『中流砥柱』」,淪為今天社會「不穩定」事件的製造者,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受到相當程度的侵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位中央軍委主席各主持一次大裁軍,但退役條件就一次好過一次,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於是引起許多退役者的不滿。
要求穩定的生活
此外,遼寧、四川、山東等是解放軍的主要兵源省,退役軍人大多被安排到當地國有企業。近年來這些省的國企或關門,或被兼併,受害者中,缺乏技術專長的退役軍人自然首當其衝。因此,要求獲得穩定生活來源,成為他們的主要訴求。
被安排到公檢法等政府部門的,被視為退役軍人中的幸運者。不過,這些年齡大多超過四十歲的中年人,由於特殊的經歷,雖然可以獲得較高的工資,但在職務安排上就往往被「降級」使用,與地方縣處級相近的團級軍官,只能屈身做個「處級科長」。
最關心退役軍人在社會上的種種遭遇的,是在軍隊的現役軍官們。這些人很清楚:「退役軍人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
鑑於近年來一波又一波退役軍人抗爭行動,當局有必要制訂由入伍、晉級到退役的一套完整制度中,一切在公開、透明、規範中進行。反之,僅僅按照一時的政治要求、一紙紅頭文件,只會造成朝令夕改,前後矛盾,政出多門。
松林
18/07/2007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