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中共举行纪念胡耀邦座谈会 温家宝出席
(图)
请看博讯热点:
纪念胡耀邦
(博讯2005年11月18日)
邓小平与胡耀邦1981年出席阅兵仪式
海外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周五(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诞辰90周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座谈会,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主持。
官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网站也在首页较下的位置发布了只有两行字的新华社通稿。
不过中国其中一个最大的互联网站新浪网,则在首页头条的位置刊登了这篇通稿。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华社中文版通稿中,提到胡耀邦时使用的称谓是"胡耀邦同志"。
而在新华社英文网的新闻稿件中,则称胡耀邦为"已故中共高级领导人"。
邓小平合照
此外,在这条英文新闻中,还配了一张胡耀邦和邓小平摄于1982年9月的照片。
根据图片说明,两人在这次中共会议上举手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在中国的政治生态里,如何称呼前领导人、以及配发什么样的图片,都有相当的讲究,透露特定的政治含义。
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目前正在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选择时机
BBC驻北京记者说,中国纪念胡耀邦时间的选择十分重要,正值美国总统布什到访北京的前一天。
此前关于纪念活动的规格和形式众说纷纭。据路透社报道,高层决定不邀请八十年代胡耀邦时期的改革、开明派著名人物出席活动。
报道还说,胡耀邦家人曾拟定一份为数200人左右的邀请出席人员名单,但是名单提交给有关部门之后,部分敏感人物被剔除。
胡耀邦在1987年的反自由化运动中被迫辞职下台。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的去世引发了要求民主的学潮,并且间接导致了"
六四
天安门事件"。
过去16年来,纪念胡耀邦在中国一直是禁忌,官方不曾有过任何纪念活动,也没有对胡耀邦做过任何公开的正面评价。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胡耀邦纪念会李锐受邀出席
举行纪念胡耀邦诞辰活动约350人出席
(图)
大历史视角中的胡耀邦
(图)
纪念胡耀邦,官方发表简短新闻
中国领导人举行仪式纪念胡耀邦诞辰
(图)
胡耀邦的悲剧源于缺乏民主制度
座谈纪念胡耀邦 自由派元老不獲邀
当局禁自由派知识分子纪念胡耀邦
天上的白云胡耀邦
胡耀邦座谈会周五举行 李锐参加
胡耀邦纪念活动和传记
中共降低纪念胡耀邦规格 亲友被迫顾全大局
北京“明天”举行胡耀邦纪念会
(图)
张炜:胡耀邦心靈的掙扎
(图)
纪念胡耀邦“调子适中”,北京否认高层斗争
中共为何决定纪念胡耀邦?
(图)
中共以箝制言论及新闻自由纪念胡耀邦?
官方纪念胡耀邦:历史的必然
(图)
胡锦涛力主纪念胡耀邦:传承民本,并非民主
吴庸:胡耀邦的异化与胡锦涛的正统
王金波:人们对纪念胡耀邦的看法越来越不乐观
纪念胡耀邦,用温和手段树立权威/张建
胡耀邦纪念会混乱信息说明了甚么?/林保华
纪念胡耀邦的现实意义
(图)
王金波:纪念胡耀邦活动仍不明朗
王金波:希望胡锦涛是在真心纪念胡耀邦
“和胡耀邦没什么接触,没什么意见”的联想/姚笠
不朽的丰碑——胡耀邦
(图)
鲍彤:把胡耀邦的精神注入中国的政坛和文坛
任诠:中共为何隆重纪念胡耀邦
张伟国:胡耀邦90冥诞秀出胡锦涛困境
傅国涌 :胡耀邦:“活在人心便永生”
昝爱宗:从未掌握过军权的胡耀邦
吴国光:胡耀邦亡灵救灾
专家评析中共准备纪念胡耀邦诞辰
胡耀邦九十冥诞:且看胡锦涛的“动作”
任不寐:胡耀邦家中纪行
吴庸:胡耀邦遭遇“杀威棒”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