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集团特大黑幕借改革之名,17亿巨额国有资产送给个人 请看博讯热点:警察、官员恶行
(博讯2005年11月16日)
作者:员工家属 (博讯 boxun.com)
2005/11/15
郎酒集团特大黑幕借改革之名,17亿巨额国有资产送给个人——揭密四川郎酒集团改革内幕
我本人是郎酒集团员工家属。
四川郎酒集团是国家大二型国有企业!
四川郎酒集团国有资产,2002年经四川华信会计师事务所评估资产总额为17.28亿元(不包括商标、商誉、专利技术等资产和天、地宝洞等资产)!
2002年以前,四川郎酒集团每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每年向县财政提供财税收入1.6亿元,占县财政收入的75%左右,支撑着全县财政!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国有大二型企业,被少数当权者,借改革之名送予个人!
四川郎酒集团的国有资产17个亿是怎样借改革之名无偿送给个人的呢?
2002年春,四川郎酒集团没有了昔日的紧张有序的工作气氛,代之的是一片哗然,一片混乱,县委书记赵田在动员大会上宣布:“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地对郎酒集团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凡是阻挠的,不执行的,一律换位子,摘帽子……”。
四川郎酒集团要出售。消息一出:
五粮液集团来了,茅台集团来了,同行业老大纷纷前来要求收购!
然而,竟出人意料地一一被拒之。居然冒天下之大不违,以暗箱操作的方式,指定泸州市内的民营企业宝光药业——一个与酒毫不相干,毫不沾边的民营企业老板汪俊林收购。
宝光药业是怎样一个企业呢?
企业性质:民营
法人代表:汪俊林
业务范围:生产、销售“宝光风湿液”及经销药品。
2002年泸州宝光药业经长远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企业总资产为1.1亿元。低于郎酒集团部份资产的17倍。
2002年底“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以题《民营企业蛇吞象》发表评论。
四川郎酒集团,17亿国资是怎样转到宝光药业汪俊林名下的呢?
古蔺县人民政府与汪俊林的“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让协议是:
“转让价格确定为4.9亿元。
支付方式为:
2002年底交付转让金1亿元。
2003年12月30日前支付转让金1.5亿元,并按未付转让金的6%向甲方支付资产占用费。
2004年12月30前转让金1.5亿元。并按未付转让金的6%支付资产占用费;
2005年12月30日前支付转让金0.9亿元,并按未付转让金的5%支付资产占用费。
违约责任:
按协议条款:‘汪俊林付款时逾期在60天内,按应付未付金额的10%向古蔺县政府支付违约金,逾期付款超过60天,古蔺县政府有权解除协议,并保留追索因其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权利’”。
实际执行情况又怎样呢?
空手套白狼,这一典故居然在共产党的古蔺县委、县政府、在汪俊林的手里实现了:
2002年底,汪俊林与县政府签订转让协议后,汪俊林以原郎酒集团库存商品酒销售后,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将此款划县财政作第一笔收购应付款。
时至今日,到目前为止,汪俊林按所签订协议约定应付未付县财政资金:
2003年转让金1.5亿元
2004年转让金1.5亿元
2005年转让金0.9亿元
应付资产占用费0.234亿元
应付税款0.85亿元
应付社保各项费用0.35亿元
应付违约金10%计0.53亿元
仅以上共计5.83亿元, 汪俊林应付给古蔺县财政。还不包括按协议因其给古蔺县造成的损失!
可是,汪俊林不再付,没有人问,没有人敢问!
县财政每年没有了1.5亿元左右来自郎酒的财政税收。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暂且不说,全县公务员工资不保,人心惶惶。
17亿国有资产流失!四川郎酒集团就这样的送给了汪俊林!古蔺县还是共产党的天下吗?执政能力何在?法律何在?廉政何在?
我们是郎酒集团改革的具体执行者、参与者!
我们可提供一切详尽情况和原始资料!
我们对以上情况以党性和生命作证!
[博讯首发,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博讯 boxun.com)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