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以马克思对付江泽民?
(博讯2005年11月15日)
掌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始终是中国政治操作的重要一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近日推动“马克思主义工程”,把一些过去官方不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重新纳入官方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来。这一个动作背后的政治能量,绝对不容少看。
据11月3日出版的《了望东方周刊》指出,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和建设工程”。其后,多个部门均有行动。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将在今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时正式成立。 (博讯 boxun.com)
报道引述有关项目的负责人,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杨金海表示,一些过去认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现在被放进去研究了。例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过去讲马克思主义时,这个基本不讲。还有马克思关于全球化、世界市场的思想,恩格斯和列宁晚年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看法,这些从前的教科书中基本都不讲,现在也要把它们挖掘出来。
必须指出,中共中央重新论述马克思主义,将会有助胡锦涛在意识形态方面站于战略制高点。胡锦涛过去曾以阐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来取得推行政策的话语权,虽然“三个代表”的起草人王沪宁已给胡锦涛收编,但始终“三个代表”江泽民一天还在世,胡锦涛来解读“三个代表”始存在风险。
在中共的政治伦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是中国宪法和中共党章的指导思想,而其重要性又是按著马列毛邓,然后才是三个代表的顺序。胡锦涛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实际上是较阐释“三个代表”更聪明和更实际的方法。
胡锦涛和江泽民的关系,外界绐终不得而知,但他们二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看法,明显是有所不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显示,他力图把中国社会的现实跟共产党理论结合起来,但江泽民并没有兴趣拓濶中国民主发展的论述空间。江泽民也有尝试协助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但他的著眼点放在如何吸纳中国社会菁英这个骨节上面。对江泽民来说,“如何增加基层以至全民的政治参兴空间”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
胡锦涛也是希望把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增加中共的认受性并延长中共的执政时期。胡锦涛主张的“执政为民”,“自主创新”等概念,明显是进一步鼓励基层的有序政治参与。这种温和的民主改革主张,在某阶段始终会跟江泽民的观点有冲突。众所周知,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等近年流行的观念,也包含促进全球民主自由的隐藏议题。中共新领导层主导有关研究,并将之纳入马克思主义体系,明显就是要回应这些议题,并在意识形态上寻找一个立足点。
在西方的左翼阵营,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并不是甚么新鲜话题。中共方面现时作出类似的努力,其实已是落后于别人许多。
近年以来,一些看似跟现代化并无关系的学术思想如儒学等也出现了不少现代化的呼声。毕竟这也是延续一个学术体系的生命的不二之途,但是这种努力能否成功,除了要看它能否吸收现代化的养份外,也要视乎它能否清除掉一些跟现代化相悖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能否成功现代化,实在跟中共领导人的决心和视野息息相关。
来源:亚洲时报(撰文 方德豪)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部分地方领导称马克思主义过时 中央花巨资整顿 中国经济的宿命——马克思的预言 胡锦涛1995年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中共再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对华援助协会曝光中共秘密文件,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中共中央正在建立一个全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 中国举行哲学大会强调将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站出来说话!/梁柱 要全面恢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导地位/王子恺 胡记“马克思主义工程”批评(下)/武振荣 胡记“马克思主义工程”批评(下)/武振荣 胡记“马克思主义工程”批评(中)/武振荣 胡记“马克思主义工程”批评(上)/武振荣 论民运人士对马克思的归档──民运中的马克思主义问题(3之1)/武振荣 民运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的收藏──民运中的马克思主义问题(3之2) 论民运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武振荣 “保先”整党为战争?胡锦涛仿效毛泽东要把各级政权“掌握在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一瞥/ 吴庸 潘一丁:马克思也整合不了欧洲 马克思偷大丫头有旁证,鲁迅偷窥弟妇洗澡无旁证 潘一丁:马克思理论的软肋或死穴 马克思论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灭亡 路志高:史密斯和马克思 江恩泽: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究竟是科学还是谬误 资本原始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后谎言 樸石 李健:重新回到马克思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