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7.1游行 暴露香港矛盾 请看博讯热点:23条
(博讯2003年9月11日)
学者指北京体谅特区民情
7.1五十万人大游行后两个多月,中央领导层终于开腔为游行定性。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昨日接见香港访京团时主动表示,7.1游行是「坏事」,但也可以变成好事,因事件将香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了出来,让大家想办法来解决。民主派及熟悉北京的评论员均认为,中央对7.1的评价正面和宽松,体谅香港民情。北京报道 (博讯boxun.com)
7.1五十万人上街反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令中央重新审视香港问题。官方传媒一直将事件形容为「近日在香港发生的事情」,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昨日却首次直接评论「7.1游行」,并承认中央现时对香港问题高度重视,「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关心的程度,恐怕自回归以来没有过的。」
徐匡迪与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副主任张道诚、港澳台侨局局长乐美真等,昨早在政协礼堂与访京的政党港进联成员会面,徐在拍照时主动谈及「一国两制」的发展和7.1大游行。
徐匡迪说一国两制有一个摸索过程,中间可能有些曲折或困难,特区政府作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府,过去并没有这个行政方面的经验,难免在某些问题上,在处理方面并不非常恰当。但他强调,这与香港最近的情况以及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情况,没直接关系。
他指出,有人认为香港经济低迷是因特区政府的管治架构有问题,但这其实是经济转型和调节的问题;中央对此通过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通过开放个人游,希望能够解决部份问题,但最终问题必定要靠港人自己解决。
徐匡迪指中央现在高度重视香港问题,「现在中央的领导,不管党中央或国务院,对香港问题高度重视,应该讲,大家对香港问题的关注,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关心的程度,恐怕自回归以来没有过的。」
他又主动提起7.1大游行,「这个7.1游行,我觉得是坏事,但是也可以变做好事,这把很多矛盾、很多问题暴露了,大家来共同研究、解决、重视,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需要时间,就需要团结,有了这两个前提都可以解决。」
余若薇:谅解香港
对于中央领导人首次直接评论7.1游行,23条关注组成员余若薇认为,徐匡迪的评价正面,显示北京并非铁板一块,也可以讲道理。她说:「香港人其实好多时好谅解北京,北京都应该谅解香港人,今次我觉得北京系谅解香港。」
不过,余若薇提醒北京,今次善意关怀得到港人支持,但要小心,若处理不好,中央「关怀」随时变成干预香港高度自治,所以她对中央不断接见访京团有保留,「搞到个个有乜事走上北京,你叫董生点做呢?」
发起7.1大游行的民间人权阵线发言人蔡耀昌则希望中央可以继续听取港人意见,关注香港事情。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徐匡迪的说法反映北京对7.1认识的改变;在听取一些港人意见后,由最初认为有幕后黑手,至现在起码没有将游行定性为反中央、反特区行动,已属宽松的做法。中央亦明白对港政策愈宽松,对北京形象愈有利。
曾荫权:多谢意见
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昨在政府总部记者会上,被问及对徐匡迪的言论有何看法时,只简短地回应:「多谢意见。」
民主派欲北上陈情
继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日前表示,不排除会见香港民主派后,昨日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又对7.1作出温和评价,令到部份民主派人士重燃与北京改善关系的期望,甚至希望有机会北上陈情。但有熟悉北京人士认为,虽然政治气氛宽松,但民主派要和北京官方接触仍然困难重重,反而民间交流会容易打开局面。
虽然不少人认为曾庆红的言论可能只是门面话,但与北京一直保持关系的民主派人士认为,中央领导人面对香港传媒时,肯定明白所说的每句话都会被解读为中央的意思,所以他认为曾庆红的说话,最少反映北京对民主派态度有松动。
据了解,有部分民主派人士正寻求北访机会。他们私下说,争取北访并非想和访京政团及专业界代表「争宠」,只是认为北京应该听一听其它不同的声音,尤其是这些声音的代表性「绝对唔会低过支持北京团」。
应避开直接接触
不过,有熟悉北京人士认为,要北京即时放弃排拒民主派的惯例,技术上有困难,但既然事情出现有转机,民主派应多做工夫,寻找双方也接受的交流机会,例如可以先由民间机构以实务交流开始,避开官方直接接触,这对落实事情会有好处。(莫剑弦)
苹果日报11日
(博讯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太阳报:京将港大游行定性为外国势力插手 北京上千民众维护自身权益申请游行抗议强行拆迁等冤情(图) 1000多户业主集体游行示威,抗议开发商(图) 香港数十万人游行中国外交部却有意忽视 北京市民反战游行 数人被捕 游行申请人决定取消游行的说明 号外!号外!对反战游行的最新报道 京准异见者明游行反战 到北京市公安局申请游行纪实 北京受理反美游行申请 蔡陆军罪名有“里通外国”、“策划游行” 辽阳工人游行申请被拒 辽阳工运领袖王大伟又遭拘捕,警察警告工人不准游行 辽阳工人筹划再度大规模游行 基督教活动人士华惠奇等前往天安门游行抗议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