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周正毅楼起楼塌 这一劫恐难熬过
【博讯2003年6月02日消息】 周野
誓言「不管花多少钱都要买下日月潭涵碧楼」的上海首富周正毅,在传闻出事多日後,昨日已被大陆媒体证实,因牵涉到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违规贷款,已被有关当局「请」去。至於结局会如何,普遍的看法是,以中共警方和安全机关不轻易出手的惯例,只怕这一劫也很难熬过。 (博讯boxun.com)
四十二岁的周正毅,和中国大多数快速崛起的民间企业家一样,既没有坚实家庭背景,也没有傲人的学历,但他们都有一共同特色-快、狠、准,一旦抓住机遇,就勇往直前,甚至不择手段。由缺乏「稳」,往往很容易冲过头,最後落下个「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简历上写的「大学学历」,却冠有令人目眩头衔的周正毅,实际上只有小学学历。据熟悉他的人士称,这位出生於上海杨浦工业区的上海冒险家,小学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那个革命时代几乎就没有真正上过什 学。父亲是个工人,家中有四兄妹,由於家里困,因此改变生活的欲望非常强烈。十七岁那年,遇上了邓小平改革开放,允许私人做小生意。於是,他丢下工人的 头,先开小馄饨店,接著设摊卖廉价服装。慢慢尝到些甜头,胆子也越做越大,开始穿梭於广东、福建,自己提货、出货,运输。後来和许多做香港、日本做淘金梦的上海人一样,於一九八七年漂洋过海去了日本。名义上是留学,实际上是打工、做买卖。当时一○一生发水在日本大卖,他嗅出发财味,就抢卖生发水,果然被他发了一笔小财,也累积了第一桶金。
八九年他回上海开饭店,经济新式餐饮,接著又开桑拿、卡拉OK。而此时,他太太毛玉萍与香港人合夥做地毯生意也得很顺利,几年生意下来,他们的原始积累已颇为丰厚,并常常往来与香港於上海之间,颇有跨国生意人的意味。
九四年,夫妻两在上海国际饭店後的黄河路美食街卖下一栋五层楼房,开起了高档的「阿毛炖品」,年利一千万,在上海滩打下名气。
此後,他开始经营股票,最早买的是别人不要的国有企业员工股,由於许多国有企业都亏本,企业员工纷纷把分到的股票丢出,周正毅专捡便宜货,事後证明,他的眼光独到,股票大好时,让他翻了好几番,资本累积到近十亿。
上海股票尝到甜头後,正好遇上金融风暴,香港股市大跌,他立即调集数亿资金入股香港蓝筹「和黄」、「长实」等股票,一年多後大涨,令他再度尝足了胜利的果实。
九七年,他成立「农凯集团」,将手头膨胀的热钱进军上海最低档时期的房地产,他研究和总结了那些做房地产失败的教训,不搞买地建房,而是专门收购「烂尾房」,经过整修,装璜,房价好时,又是以数倍价格抛出。
钱越赚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接下来,他开始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证券公司、大笔盘下土地,农产品、高速公路、游船,甚至银行。反正只有利可图他都想做。但他的资金毕竟不是无限的,没有钱自然就想到走银行的门路。也埋下了他扩张过快的阴影。
另一方面,多金而温文的他也令女性为之著迷,近几年和他联在一起的名女人,包括章小蕙等至少有半打以上,其中又以前亚姐杨恭如就被香港媒体炒得最热。传言周太太还为此带人痛扁杨恭如。
「中国经营报」的消息则指出,周正毅是被中纪委和安全部「请」到北京配合调查。
周正毅作为民营企业家,何以会由中纪委和安全部请去调查,主因是牵涉到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原副董事长兼总裁刘金宝问题。
「中国经营报」消息人士评论周正毅案则认为,「周正毅可能和杨斌差不多」(欧亚集团主席,北韩新义州特首,因涉虚假出资、行贿等罪於去年被捕)。
(博讯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 周正毅妻被香港廉署拘捕 (图) 周正毅妻子称丈夫在港 “上海首富”周正毅可能扯出中银丑闻 上海富豪周正毅涉案被调查 胡锦涛开始收拾上海帮 上海被拆迁户状告上海首富周正毅与政府机构勾结巧取豪夺开庭,庭外百名民众遭驱赶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